勤奮務實這一傳統的美德,在大多數五金經銷商身上體現得特別明顯:每天起早貪黑,店內外大小事務都是親力親為,不給店員授權,自己也不敢離開店面,更有甚者,每天晚上睡覺做夢都是怎么把生意經營好,這種精神著實讓人佩服。
在生意的起步階段,老板凡事親力親為是有必要的。但問題也出在這里,如果什么事情都是老板包辦,能力差的員工得不到提升,能力強的員工覺得沒有發揮的空間,大家就談不上對老板盡心盡力了。幾年下來,錢是掙了一點,但老板并沒有建立起一支有能力的經營隊伍。
這種經營方式,在一個不太成熟的小市場前期能夠取得一定業績,但隨著市場擴大,以及競爭的加劇,這種方式就明顯落伍了,這時候更多的是要依靠團隊的力量去競爭。
有的經銷商習慣了賣低價五金產品,總是把價格作為直接的競爭秘密,某產品隔壁賣50,他自己就賣35,美其名曰性價比優勢。
殊不知,品牌好質量佳的廠家能提供的不僅僅是產品本身,而且是更多無形的價值與溢價。而且現在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已經發生改變,尤其是對有生活品味、個性追求的年輕消費群體,購物體驗、品牌歸屬等等都會影響到他們的抉擇。因此,再聚焦低端產品,只求價格優勢的產品注定走不久。
有的五金經銷商信奉一條真理,那就是不能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面,認為代理的品牌越多越好,品牌越多產品就越豐富、產品價格高中低搭配,進店的消費者都有選擇的余地。
很多五金經銷商,在創業之初非常有動力,憑著自己的勤奮和一些優勢資源往往能經營得有聲有色,但當日子過得舒坦了,就容易小富即安,原地踏步,沒有危機意識。等到競爭對手壯大了,自己無力還手,后悔也來不及了。
促銷是提升終端銷量的一把利器,哪個經銷商都離不開。但同時促銷也是興奮劑,它只能起到一時的銷量拉升作用,促銷過于頻繁則會產生副作用。
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,商家不做促銷是“等死”,但頻繁地做促銷是“找死”?,F在,越來越多的經銷商發現自己得了“促銷依賴癥”:不搞促銷沒銷量,搞促銷沒L潤。而且很多經銷商是“被促銷”。結果是經銷商的銷量看似增加了,落在口袋里的錢卻變少了,價格也是越賣越低。曾經有個揚言要做“價格屠夫”的品牌,就是這樣自掘墳墓的。
在當下市場,促銷是市場的衍生品,是需要的,但須限時、限量、限款式,度的把握很關鍵,正所謂過猶不及。